万景新闻

您的位置:万景新闻 > 万景新闻

万景新闻NEWS

联系我们

直 线 
135-8810-7696
 

扫描二维码关注万景



致敬美好时代的文旅企业家们

作者:转载   发布时间:2025/6/27   浏览次数:78

6月25日,以“建设旅游强国,弘扬旅游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旅游企业家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福建正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正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正佳白云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正佳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旅游协会会长、中国旅游协会企业家委员会主席段强以“中国旅游企业家的精神特质与时代担当”为题作开场演讲。现转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旅游企业家们、旅游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国曾经从这里走向世界。今天,旅游人齐聚一堂,我们将共同探讨一个重要命题—中国旅游要以何种姿态走向未来?

刚刚,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重要时刻:中国旅游协会企业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了。这些企业家每一位的奋斗史都值得大书特书,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影响着整个行业。因此,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为了交流与分享,更是为了凝聚一个共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而弘扬和践行旅游企业家精神,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旅游协会对今天到会的台上台下的各位企业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企业家,是中国旅游的中流砥柱。回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以在座各位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用使命、汗水与智慧,书写了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大致经历了三代企业家。

第一代旅游企业家,可以称之为“创生代”。他们的传奇大多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春秋王正华、开元陈妙林、长隆苏志刚,就是这代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入境旅游是主业,国企办旅游是主流。那时,王正华已经是上海街道的办事处主任,为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尝试开设多家公司,包括一家只有几平米铁皮房的旅行社;陈妙林离开了工作17年的物资局,负责去筹建一个县级招待所—萧山宾馆;苏志刚从一个农民,吃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成了一位开饭馆的小老板。

时代造就了英雄,英雄也推动了时代。王正华辞去了公职,用10年时间把春秋旅游办成了“全国第一”,又开创了中国的低成本航空时代;陈妙林推动了中国酒店的连锁经营和股份制改革,在2000年反向收购了“开元旅业”;苏志刚发现卖“死的动物”不如卖“活的动物”,创建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后来发展成了今天举世闻名的长隆主题公园。

这不止是三个“下海”创业的故事,背后映射的,是一个大时代的汹涌浪潮。90年代快速崛起的这一批旅游企业家,真正的创举在于“打破了思想束缚,冲破了体制机制的牢笼”,披荆斩棘,把中国旅游带入一个体制变革的“革命时代”。

第二代旅游企业家,可以称之为“中生代”。他们的起飞开始于21世纪。拈花湾的吴国平、乌镇的陈向宏、松赞的白玛多吉,是这代人中的杰出代表。

1997年,灵山大佛完成了开光,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朝圣地,这只是一个起点,吴国平的梦想是要赓续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要打造留给未来的遗产;1999年,乌镇刚刚经历了一场火灾,一片狼藉,乌镇的子弟陈向宏,临危受命回到家乡担任镇党委书记,当时乌镇没有一个游客,但他决心要用旅游复兴这座古镇;也是1999年,白玛多吉的朋友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家乡美得像世外桃源,却没有一个住得舒服的酒店!”因为这句话,白玛多吉辞去了央视纪录片摄影师的工作,回到家乡—香格里拉,用自己的祖宅创建了第一家“松赞”酒店。

后来,吴国平在灵山之侧打造了拈花湾,在孔子故里打造了尼山胜境,成就了佛教文化与儒教文化的世界级地标;后来,陈向宏把乌镇打造成了中国古镇的天花板,把江南文化鲜活地带进了21世纪;后来,白玛多吉用“松赞”把滇藏线、川藏线串珠成链,打造出蜚声中外的藏文化精品路线。

“中生代”的旅游企业家,有了更深切的文化情怀,他们真正做到了“深入思考,砥砺耕耘”,用旅游去解码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他们把中国旅游带入了“文旅时代”。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作为“新生代”的第三代旅游企业家脱颖而出。

阿那亚的马寅,把一处普普通通的海滨,打造成了城市中产的“乌托邦”;唐山宴的邱凯,让一个烂尾楼变成了年接待600万游客的城市会客厅;篁岭的吴向阳,让一个半空心村成为了“世界最美乡村”;开创了“宿集”的陈祖品,让腾格里沙漠成为了野奢度假目的地;云上的孙晓东,在浙江开办了滑雪场,开辟了长三角四季度假的先河;还有承办此次企业家年会的正佳集团,掌舵人是一个80后的小伙子—谢萌,他把40多万平米的老商场,拿出10万平米做出十多个室内乐园,创造了年游客量5000万的传奇;还有耶律胤的亚朵;施飞的华采堂,等等。

“新生代”的旅游企业家,很多并非传统旅游人,开发出来的产品也突破了传统的认知,充满了想象力,他们“充满豪情,多点创新”,把中国旅游带入到各领风骚的“繁花时代”。

三代企业家创造了40年的中国旅游业的辉煌,也结晶出了中国旅游企业家的精神财富。什么是旅游的企业家精神?我想用“四心”来概括。

第一个是“野心”。

一般的企业家,可能追求的是商业的成功。但旅游的企业家,本质上追求的是情怀的释放和实现。他们的情感,来自于家国情怀,来自于对故乡的眷恋,来自于自己人生的体悟,对他们而言,旅游首先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人生的作品”、艺术品。他们把这些情怀转化为强大的使命感和意志力,久久为功。他们希望借由旅游,去给千千万万的旅游消费者创造快乐,创造美好,创造幸福,创造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发心”,不是“野心”是什么? 

第二个是“魔心”。

旅游的企业家,很像是“魔术师”。他们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东西,他们能创造别人难以想象的景观和体验,他们善于和所有人“共情”,他们善于“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善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无中生有”,他们是旅游业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长三角怎么可能搞滑雪场呢?旅游企业家可以。烂尾楼怎么可能成为城市会客厅呢?旅游企业家可以。旅游企业家,没有对这个世界的规则“习以为常”,没有在惯性中变得“麻木”,他们就像魔童哪吒一样,“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就是这种“魔心”使创造力竞相迸发,奇幻世界缤彩纷呈。

第三个是“犟心”。

很多人说,旅游的企业家,是有“工匠精神”的人。的确,旅游的企业家,自己就是产品经理,他们必须躬身入局。但我以为,旅游企业家不止是具备“匠心”,不止是精益求精,不止是完美主义,他们更像是一个“死心眼”,一个“偏执狂”,一个“倔强之心”。他们做的事情,常常不被理解,常常要经受误解、委屈、嘲讽,但他们有坚定的意志,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有排除万难走到最后的勇气,有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所以,九头牛拉不回来的“犟牛”一样的“犟心”,是旅游企业家特质的真实写照。

第四个是“无我之心”。

一时的成功,一个项目的成功,可能只是旅游企业家的第一步,可持续的成功才是旅游企业家的真本事。旅游企业家,是具有反思精神的,是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否定,甚至自我颠覆的精神的。时代是常新的,旅游是常新的,需求是常新的,旅游的项目,“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迭代发展才可持续。旅游的企业家,从来不活在“成功的经验”里,换言之,“一自满,就完蛋”。他们永远保持学习的能力,永远保持和时代接轨的能力,永远以“无知”致“有知”,以“无我”致“大我”。这是更高维度的“无我之心”,这是一个不断地以自我否定才致的“自由境界”。

以上四心,

野心,高于一般的情怀、责任;

魔心,高于一般的创意、创新;

犟心,高于一般的匠心、坚韧;

无我之心,高于一般的谦逊、谨慎。

旅游企业家以这四心在中华热土上,构筑起了中国旅游业的宏伟大厦。

你们已经证明:你们的贡献没有辜负伟大的山水,伟大的文化。

未来的企业家朋友们,中国旅游之大,容得下你们的奇思妙想,容得下你们的人生理想,容得下你们再度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在乌云之下,看到的是电闪雷鸣,在乌云之上,看到的是阳光普照。每一位旅游企业家都是一把梯子,一个肩膀,让我们借他们思想的托举,站到更高处,为未来之中国旅游,开创更高更新的伟大局面。(注:引用中国旅游协会)